专家谈一号文件:
把握机遇,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已经发布。一号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持续增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总目标,文件要求做到等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改善条件和抓好种业。其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
科技进步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期末52%,但与建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和生长点。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和大跨国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正逐步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集成并融合生物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为我国生物育种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按照 “引领创新,支撑产业,开放合作,和谐有序”的发展总目标要求,努力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达到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学科前沿,立地就是在我国生物农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和主导作用。
纵观生物育种领域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模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研发手段上,主要体现在规模化和高通量;在研发方向上,从过去以粮食安全为重点过渡到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并重;在研发范围上,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和延伸;在研发策略上,各国家政府以及大型生物技术公司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以期最大限度占领和瓜分全球种子市场。为有效应对生物育种研发和产业化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愈来愈趋激烈的竞争,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应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紧密衔接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科研计划,按照“统筹产业布局,突出战略重点,强化产研结合,发展民族种业”的总体思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战略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技术创新推动力,以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强化企业的产业地位为主导,以绿色经济增长模式为特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技术的可行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育种产业化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应主要坚持以下发展思路。
第一,对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进行详细科学的规划,打破省际之间行政区域科研单位的设置,按生态区域进行战略布局,组织有限的育种资源和育种人力,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育种目标和规划。
第二,立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并瞄准国际市场,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开发的主导产品。在积极推进第一代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产业化的同时,积极开发第二代转基因新品种。
第三,强化产学研结合机制,提高生物育种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
第四,积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方面的调控作用,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鼓励、扶持专门从事育种科研的国有和民营科技型种业公司,迅速提升企业的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第五,实施人才战略,不仅吸引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同时也注意引进国际水平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六,积极倡导我国农业生产由目前的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的转变,配合生物技术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农药等的使用量。
在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下四项原则:1)以产业发展为导向 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五大作物为重点实施产业化;2)强化产学研结合 围绕目标产品的产业化,通过顶层设计,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推动力;3)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 积极扶植和培育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族种子企业,使其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集团;4)分类分步推进产业化 立足产业需求,在充分考虑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安全性保障和公众接受程度等因素基础上,逐步推进不同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
目前,尽管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研究领域取得了相当进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通过构建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将从产业发展的源头上强化技术创新整体布局,提高原始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并集成现有育种技术,构建适应新时期作物育种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我国作物新品种培育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培育突破性新品种为导向,瞄准作物生物育种的前沿技术,通过与上游和下游的有机衔接,建成国际水平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我国作物生物育种的整体水平,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并使生物育种产业逐步成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柱,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将集中优势力量,瞄准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组建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突破生物育种中基因挖掘、多基因聚合、品种分子设计等关键技术,快速、高效地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利用水肥资源、适应性广的作物新品种,显著提升我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搭建作物科学基础研究(上游)与种业产业化(下游)之间的桥梁,与国内种业集团及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上中下游的有机结合。通过促进作物生物育种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层面的系统整合,构建资源、信息、设施、条件、仪器、人才共享平台,吸引一批国际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作物生物育种领域知名科学家、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形成创新优势群体,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设国际一流的作物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明确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重点和产业发展路线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为技术核心,在重点培育水稻(如抗虫、抗旱、抗除草剂、养分高效等)、玉米(如抗旱、抗除草剂、抗虫、优质功能型等)、棉花(如抗虫、抗除草剂、纤维品质改良等)、小麦(如抗病毒和抗旱等)和大豆(如抗虫、抗除草剂等)等重大作物新品种的基础上,经过10-20年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化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为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建议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分三个阶段推进。
首先,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抗虫玉米和抗除草剂玉米的产业化,全面推进双价和三系杂交抗虫棉的产业化,具备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年推广过亿亩、每个转基因性状年经济效益百亿元人民币的技术能力,培育一批年销售额在5-10亿人民币的种业集团。
其次,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抗旱、抗盐碱、氮、磷养分高效利用等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实现有利于消费者营养健康的输出性状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实现纤维品质改良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产业化。依托相关科研单位和相关民族种业公司采用国际化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全面建成完善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育种产业化支撑体系,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集群,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30-50亿人民币的民族种业集团。
最后,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现代农业为导向,实现优质、高产、专用、高附加值和多抗、高效的有机结合,向健康、医药、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拓展,发展壮大生物经济产业。到2020年至2030年,力争使我国生物育种总体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形成几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占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10%左右。(张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