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06
1953年2月28日,世界看起来与往日并无不同。中午时分,两位年轻人克里克和沃森和平时一样来到老鹰酒吧共进午餐。席间,他们宣布了一个惊人的科学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9年后,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共同荣膺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催生了分子生物学,更让基因工程在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替代能源领域遍地开花。今天,DNA双螺旋结构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标志性图案。 当时年仅25岁的沃森则一鸣惊人,成为公众心中令人瞩目的科学英雄。 今天,拜基因工程所赐,我们注射乙肝疫苗、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时,不必像几十年前一样,担心会莫名其妙地感染其他疾病。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可在未来将“因人施治”变为现实。 乔布斯将触摸屏技术引入手机,在世界范围内被尊为科技偶像。1996年威尔默特宣布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时,舆论却指责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沃森由于坚持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未来,被别人称为“我见过最不令人愉悦的人类”。与光彩夺目的信息技术相比,生命科学的公众形象可谓可悲。 如果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相较传统技术,在成本、效益、环境保护、消费者体验等方面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基因工程自1983年第一次被批准商业化生产后30年来,尽管遭遇各种误解,仍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基因工程是一项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支柱意义的技术。没有汽车飞机轮船,人类走路骑马依旧可以生存;没有电脑电视,人们不打游戏不上网不看电视依旧可以生活;没有高楼大厦,人们挖地穴钻山洞照样可以生活……但是没有食物,人类就不能生存;没有药物,人们生病后就只能听天由命…… 而基因工程之所以遭受误解,首要原因在于凭借直观我们无法感受到基因工程的好处。我们中只有很少人会得肿瘤、乙肝丙肝等必须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的疾病;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单凭味觉感受不到转基因大豆里面除草剂残留的减少,感受不到抗虫玉米中保住的产量,我们单凭皮肤也感受不到抗虫棉里更少的农药残留量……而无需跨越任何知识壁垒,大家就能感受到苹果手机的好玩易用…… 破解之道在于科学普及,告诉公众这些转基因食品究竟是转了什么基因,怎么转,为什么要转? 而在科技发展史上,一些科学技术先为民众带来惊喜,后为民众带来悲哀的例子数不胜数。反应停事件、化工污染、农药污染、噪音污染、二口恶英、雾霾……消除公众对基因工程的疑虑,同样需要科学普及。告诉公众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种植前需要做哪些安全评价,为什么通过这些测试后,已批准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当一项技术和民众生活休戚相关,而民众又不能切实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好处时,科学家甚至科学界有义务向民众解释说明这项技术应用的利弊,这是对民众知情权和选择权最大的尊重。而当民众对这项技术持有异议时,科学界也有义务回答民众的问题,为其答疑释惑。 沃森很注重和民众交流,对民众科普,他时常会在不经意间就让自己成为媒体的焦点。而媒体的焦点,往往就是民众注意力之所在。 沃森作为诺奖得主级的著名科学家,从未忽略过公众对于生命科学的好奇和疑问。面对公众的疑问,他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释疑,而不是躲在大学或者研究所的象牙塔里,自娱自乐。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的代表作《双螺旋》和《DNA》不仅告诉民众分子生物学是什么,还告诉大家科学家之间的惊心动魄的竞争,科学家之间的争议……沃森把生命科学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在了民众面前。 当沃森这样的科学家将科学知识以公开易得的方式呈现给民众时,每个人都可以或理性或感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些选择汇集在一起就是国家和社会的选择。 自从2000年《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发表至今,来自世界各地3400多位科学家为此签名,其中包括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多位著名科学家,沃森也在其中。尽管曾被误解为“我见过最不令人愉悦的人类”,今天沃森依旧是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沃森是位科学英雄,不仅在于他敢于挑战权威,更在于他敢于直面公众甚至同行科学家的误解。 沃森作为著名科学家,他给中国科学家的启示,不止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敏锐,更是科学家如何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公众善意沟通的良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