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希
2001年,樊明武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校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学校开放日。 “在国外做科研的几年中,感觉到公众与科学的距离比我们要近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主席樊明武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在国外,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家庭主妇,只要在开放日来参观,都被当成贵宾一样接待,研究机构也会提供十分到位的服务。 这样的情景让樊明武感受到科普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作为一名科学家身上肩负的责任。 “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学普及,经费主要来自广大纳税人,而科研成果和科学传播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纳税人。”樊明武认为,科学进步的源头和归属都是社会大众,因此,科普工作应是科学家的本职工作,也是科学家的任务之一。 初任湖北省科协主席时,樊明武认为,科协的工作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慢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促进地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节约好资源。”樊明武说。 在樊明武看来,科学需要普及,要将科学变成老百姓手中的武器,不然推动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做科研有两个任务,一是完成科学探究任务,二就是要把科学进展告诉公众。”他举例说,美国在对科研任务进行立项时,要考虑其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这一点,这对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公众抢盐的行为是典型的没有科学素质的表现。作为一名核科学家,我特别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此,樊明武在湖北省党校和大中小学连续作了6场科普报告,向公众普及核知识,讲述核技术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消除公众对核的恐惧。 作为科技工作者出身的科协主席,樊明武说,科学家没有太多的等级观念,一般也没什么架子,比较容易理解和接近普通科技工作者,懂得基层做科技工作的艰难。“我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回忆起在原子能研究院工作时与老一辈科学家钱三强、朱光亚、何泽慧等接触的情景,樊明武说:“他们对科学和事业的尊重让我敬佩,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品德,是现在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科协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社会应该鼓励创新的精神,宽容失败。”樊明武最后表示,科学家应勇挑重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贡献。 《科学时报》 (2011-05-30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