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4-20 记者:里雨曦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一件大事。
眼下,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我国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始于2009年。当年,国家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公斤”。
自2015年突破1.3万亿斤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
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近日中国农学会的研讨会上,多位院士、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观点。
直面新挑战
当前,我国粮食产能提升面临一些新挑战。
专家分析,从源头上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几大主粮单位面积产量都已到达高位,耕地规模继续扩大的空间不大;从消费端看,近年我国居民膳食中谷物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饲用粮需求持续提升,粮食需求结构不断变化。
▲2022年10月19日,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一处晒场的玉米堆上忙碌。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刘旭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最主要的挑战是,我国耕地面积从2009年底的20.31亿亩,下降到2019年的19.18亿亩,实施占补平衡后仍然下降了1.13亿亩。
刘旭认为,保障粮食安全任务巨大,既要藏粮于技,又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策,同时需要满足新要求,树立新理念,坚持大食物观,着眼全产业链,立足全绿色化。
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说,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如气候变暖使得粮食生产带北移,超级稻等良种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如今,这些因素的推动力已逐渐释放,粮食产能再提升面临困难不小。
万建民提及的困难包括:玉米、水稻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影响整体产能提升;水资源、环境、耕地等问题改造尚未起到立竿见影作用,还需努力;南方闲置田地因经济效益问题未实现有效利用。
“未来的提升计划,需要克服更多困难,并找到新方法和途径。”万建民认为,一个关键点是积极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把生物育种和传统育种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高产品种。
做好耕地质量大文章
耕地规模继续扩大的空间不大,提升耕地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们认为,这不仅要求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做好土壤保护,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农田水利,做好盐碱地开发利用。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建议,未来5-10年可针对耕地开展七项行动。
目前,我国土壤诊断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白由路建议,为提升粮食产能,需要不断提高精准施肥的精度,并加大肥料技术创新。
“现代农业离不开肥料,减肥的基础是增效,没有增效的减肥就是盲目减肥。”他认为,精准施肥的基础是精准诊断,需要对土壤养分和作物养分精准诊断。
关于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小京认为,要树立大食物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盐碱地设施农业,加强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培育盐碱地新的业态。
▲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二节村村民在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稻田里除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要增产,更要减损
和增产对应的是粮食减损。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产能提升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扩面积,二是增单产,三是减损失。
在他看来,粮食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占粮食总产的14%-15%。中国粮食损失占总产的12%左右,每年损失接近3500万吨,相当于吉林省或陕、甘、宁、青等西部省份粮食生产的总和,再加上餐桌上的浪费等,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食物总量占比,超过22.7%。
“损失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真菌污染造成的损失、食物浪费造成的损失等。”李培武说,要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路战远提到,粮食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气象灾害。近十年,农作物平均受灾面积都在3.8亿亩,损失粮食600多亿斤。
路战远引用的有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在防灾减灾能力上提升较快,抗灾能力不断加强,灾害面积和损失明显减轻约30%,但是局部灾害在增强,需要引起重视。
作物病虫害防控,也是减损的关键一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周雪平表示,目前中国发生的病虫草损害达到1665种,其中每年经常严重发生的大约有120种,发生面积超过65亿亩次,但通过植保工作每年可挽回损失2000多亿斤。
周雪平建议,未来作物病虫害防控主攻方向,一是高效生物农药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创制;二是加强绿色农药,尤其是纳米农药创制;三是强化和绿色农药配套的高效利用技术与产品革新,尤其是航空植保器械研发。
▲2022年7月13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华丰村,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在稻田上空进行喷洒农药作业。新华社发刘学懿摄
玉米大豆等仍有增产空间
在专家看来,我国小麦、水稻单产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产空间正在变小,但玉米、大豆、旱作杂粮等,仍有很大增产空间。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比重约40%。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说,过去20年,我国玉米单产增长率达到1.53%,这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新技术、新机具整合运用。
李新海认为,未来应继续提升技术路径,第一要继续提升玉米品种的耐密植性;第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实施土壤深松,使得上下养分能够通用;第三是提高灾害预警的能力。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用和饲用作物,也是我国进口最多的作物种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表示,优良品种应用、技术研发、土壤改良、提质减损、深松土地等方法同样适用大豆产能提升。
他同时提到,提升大豆产能的重点还要推广大豆的规模化种植,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技术应用到位率。
“我们在黑河地区做了一个调研,农垦系统的大豆亩产稳定在175公斤以上。2022年北大荒集团1381.6万亩大豆田平均亩产182.75公斤,超过同期美国的水平,其中黑河九三公司256万亩大豆田平均亩产是198公斤,是世界领先水平。而在北纬48度以北地区,普通农户的大豆亩产仅125公斤,与农垦规模种植相差50公斤。”韩天富说。
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刁现民介绍,部分杂粮作物产量水平以及实际栽培水平都很低,未来要加强杂粮作物种质资源宜产宜种的水平研究,尤其是在品种资源上加强研究,还要加强杂粮作物资源研究,加强优异基因的挖掘,提高育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