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团队林浩课题组和牛丽芳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苜蓿器官大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培育更“高产”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随着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等饲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培育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种是我国当前草业、畜牧业和奶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揭示苜蓿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该研究团队通过定向筛选、挖掘苜蓿突变体资源,成功克隆了控制蒺藜苜蓿器官大小关键调控基因SMALL LEAF AND BUSHY1(SLB1),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WD40重复结构域的F-box蛋白,与MtASK1/2和MtCUL1/2形成E3泛素连接酶SCFSLB1复合体。进一步研究发现SLB1通过介导转录调节因子BIG SEED1(BS1)的泛素化降解调控蒺藜苜蓿的器官大小。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过提高SLB1表达水平可以将蒺藜苜蓿的草产量提高30%。该项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苜蓿器官大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为苜蓿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浩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殷鹏程为论文第一作者,林浩研究员和牛丽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大专项、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