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73 计划“生物固氮及相关抗逆模块的人工设计与系统优化” 项目通过课题结题验收

    2019年11月15-16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由林敏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生物固氮及相关抗逆模块的人工设计与系统优化”在北京召开课题结题验收会。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农业部科教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的领导、结题验收专家组专家及项目组各课题负责人、科研骨干、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会议。
    课题验收专家组由杨胜利院士、张先恩教授、曹竹安教授、陈思平教授、唐纪良教授、陈受宜研究员、王 磊研究员、林章凛教授、李 寅研究员和熊明民研究员等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责任专家、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林敏研究员担任组长。 专家组围绕课题的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水平与创新性,课题实施效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与数据共享,以及经费使用等进行了评议。经审阅资料并集体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各课题完成既定任务指标,取得创新性成果,4个课题均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据    介绍,提高根际联合固氮效率,扩大根瘤菌寄主范围,实现植物自主固氮是当前生物固氮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本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围绕“固氮与相关抗逆元件网络调控的分子基础、固氮与相关抗逆模块组装互作的适配机制、固氮与相关抗逆线路集成的系统优化机制”三个关键科学问题,采用“高效的固氮路线和确保高效固氮的抗逆路线”组合、“耐铵泌铵、智能响应与智能表达”特性结合的底盘改造的新策略,系统开展了高效固氮、智能耐旱和广谱抗虫等调控机制和相关元件、模块和线路等研究,获得了一系列与固氮、氮高效转运、耐旱和抗虫相关的发明专利,在RNA聚合酶-54复合体的晶体结构、非编码RNA调控、作物逆境信号传导和小RNA介导的广谱抗虫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理论和技术突破,三个代表性成果“新型生物固氮体系的构建与功能评价”、“氮高效利用与相关抗逆模块的构建与功能评价”和“抗虫元器件的发掘及其在地下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06篇,包括1篇Science、1篇Nature Genetics、6篇PNAS、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和3篇Plant Cell,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8项。培养了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合成生物学与高效固氮生物学研究团队, 3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