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专项项目2018年度监测会顺利召开

   2018年9月13日,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新疆昌吉召开了“一带一路”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专项(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专项”)2018年度监测会,对生物所与新疆科技厅共同启动的“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物的生物降解”“盐碱特色农作物的分子改良” “高产优质功能性饲料作物遗传改良”和“干旱区特色植物的抗逆基因资源挖掘、保存与利用”4个项目进行了年度监测和评估。新疆科技厅农村处余英荣处长代表新疆科技厅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新疆农科院院长陈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合局局长贡锡锋研究员等10位领域专家和管理专家对协同创新专项的4个项目进行了年度监测评估。

   协同创新专项立足新疆,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农业发展共同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协同创新专项实施一年来,以优化学科布局为主线,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人才柔性引进为手段,在推进基础研究、专利申请、高水平论文发表、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生物所与新疆项目参加单位开展交流超过100人次,接收新疆特培学员1名;通过项目协同,实现了条件平台资源和超过2万份包括小麦、核桃、苹果等在内的多种生物资源的全方位开放与协同。
   梅旭荣对协同创新专项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协同创新专项一是要在协同创新的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二是要进一步聚焦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目标高远,长期坚持。新疆科技厅农村处处长余英荣表示,新疆科技厅将与生物所一起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机制创新,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专家组听取了4个项目的工作进展汇报,逐一总结了优势,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4个项目的研究方向、重点任务、协同效率与效果、人才培养、重要进展与预期代表性成果、学术贡献及应用、产业支撑、绩效任务完成情况等8个方面进行评判打分。

   据了解,协同创新专项目前获得了来自新疆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新疆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专项(科技援疆计划)、新疆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天山创新团队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工程经费和人才经费及协同创新专项参加单位自筹经费等多个渠道的经费支持。协同创新专项下一步工作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成果产出和人才团队培养上,力争为解决新疆重大产业需求提供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和人才团队保障。
   会议由梅旭荣主持。4个项目首席专家、项目执行专家及课题主持人、项目参加人等共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