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市。1948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农化系,1952年毕业。1956年被选派至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学习,于1960年获得生物科学博士学位。1961-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微生物分子遗传研究,1980~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1984年-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人才团队
研究员
生物科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市。1948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农化系,1952年毕业。1956年被选派至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学习,于1960年获得生物科学博士学位。1961年在国内困难时期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微生物分子遗传研究,在我国较早发表关于质粒(当时称质体)的分子遗传学及重组质粒的建构等研究论文(1974,1975)。1980~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回国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农口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在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成功地人工设计和改造了Bt基因,在多种植物中表现高效杀虫效果,并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得到高抗螟虫的籼稻“明恢63”和IR72及其后代,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首先注意到转抗虫基因植物抗虫性失效的问题,研制出多种不同杀虫机制的抗虫基因,并将不同杀虫机制的抗虫基因导入同一植物、采取多基因复合杀虫路线获得了双基因抗虫植物(烟草、杨树)新品系,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获得延缓害虫对转单一Bt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科学数据,对作物持久抗虫基因工程育种具有指导和示范作用。创造性地进行了生物工程基础工作和上游研究,包括:克隆了水稻种子储存蛋白prolamin基因特异性表达的顺式调控元件,确定了该基因的发育和胚乳特异性表达的功能。近年来,利用玉米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开发研究植酸酶,已获得种子特异性高表达并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玉米,表达的植酸酶活性足以满足饲料的需要,可直接作为动物饲料应用,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并可减少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第一代饲料添加剂相比,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为营养型、环保型、节能型饲料专用玉米的开发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此外,利用生物技术还开发了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优越性的新型乳糖酶,可解决乳糖酶生产中单位产量低、胞内酶提取困难的问题,从而开发了一条乳糖酶高效生产的新途径。多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及专著等1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在不断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还精心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其中博士近30名,硕士40名,国外进修生3名,这些学生广泛分布在海内外的科研领域,并已成长为科研技术骨干。
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市。1948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农化系,1952年毕业。1956年被选派至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学习,于1960年获得生物科学博士学位。1961-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微生物分子遗传研究,1980~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1984年-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曾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和生物技术顾问,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任国家重点基12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农业科学评审组成员,国际HarvestPlus_China项目主席,中国农学会和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