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热议: 转基因站在战略高度权衡利弊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12-17   记者 张巧玲

 

   近来,湖南的“黄金大米”、法国开展的小白鼠食用转基因玉米试验等,再次把转基因推于风口浪尖。在两院院士师昌绪的倡导下,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组织转基因作物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针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产业化等问题展开探讨。那么,院士专家究竟如何看待转基因?

   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家洋介绍,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吨以上,单产需增加40%以上。然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如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条件差、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等,使我们只能依靠农业生物技术保障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李家洋认为,尽管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存在一些争议,但我国必须加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力度,借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迅速突破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及发达国家的“科技要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

   师昌绪认为,一方面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问题,另一方面应从解决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权衡转基因问题。

   我国粮食连续九年高产,靠的是少灾害、改良品种、加大施肥量以及加强田间管理,但这些潜力毕竟有限,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而转基因应该是最成熟的一个。我国推广转基因作物并不积极,却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导致外汇大量外流。至于转基因作物影响后代的问题,属于猜测,很难说清。当前,转基因作物要加速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福愉则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转基因作物的问题,关键是要综合权衡利弊。

   是否属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安全性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转基因作物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但转基因作物并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人们之所以认为转基因不安全、不敢吃,主要还是不了解转基因技术。”陈君石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评价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

   “至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陈君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认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本身是常规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转基因技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的杂交屏障,扩大了可利用基因的范围。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长期效果已进行实践。例如,美国市场上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已超过3000多种,2亿人在吃,转基因加工食品也已被食用16年,是空前大规模的人体实验,目前并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安全事故。

   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系统监督,科学界有责任建设好该制度。有严格操作规程、检查、控制,才能使人们放心食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应当发展,但涉及食品问题仍需谨慎,尤其对食品安全问题要加强管理。

   产业发展应该提速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黄大昉认为,除农业外,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领域也都在开展转基因方面的研究。如果对转基因认识不清楚,将影响整个生物产业的发展。

   黄大昉认为,全球农业生物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期。我国已开展20多年转基因技术研究,已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我国在棉花、水稻、玉米等转基因应用研究方面,已形成优势与特色。

   但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前景却不容乐观。例如,抗虫棉成功研发十多年以后,我国转基因育种又一次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国外公司一直仰仗技术经济优势,企图控制我国农作物和种业市场,转基因大豆进口增长迅猛,转基因玉米进口逐步攀升,但我国转基因作物不发展,实在说不通。

   黄大昉建议,我国应积极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例如,玉米是当前种子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其转基因可作为近期产业化推进的突破口。其次,正确看待争议,加强转基因方面的科学传播。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则介绍,201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达1.6亿公顷。2011年29个国家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超过百万公顷的有10个国家,从1996~2011年的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2.5亿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在其所在国食用。

   “发展转基因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希望我国能顺利进行产业化,种上我们自己研制的转基因作物。”朱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