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潘光堂,李淑君)

潘光堂 李淑君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基因或经修饰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而产生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出来的农作物称为转基因作物。近年来,转基因农作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潜在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解决未来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带来了曙光。

  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经验强有力地证明,种植转基因作物有益于维护生态环境。抗虫、抗除草剂和高效利用肥料等类型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可以显著减少作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更少,既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由于产量得到提高,稀缺的农耕土地也得到更好的利用。据ISAAA 报告,1996-2008年因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杀虫剂活性成分减少了30多万t,杀虫剂用量降低了8.4%。仅2008年一年,通过转基因作物吸收的CO2量约为144亿kg,相当于公路上减少了700万辆车。

  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成功开发出油酸含量由原来的25%增加到85%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该类高油酸大豆油还可代替石油产品用于工业应用。另外,还开发出硬脂酸含量由原来的2%提高到40%的转基因油菜种子及含油量提高25%的“ 超油1 号”、“超油2 号”油菜品种;以及富含铁、锌和维生素A,能防止贫血病和预防维生素A 缺乏的水稻新品种等一批特优作物品种。在改善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质成分的研究方面,已经成功获得高蛋白质转基因甘薯,为甘薯加工业提供了多样化原材料。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等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手段过的转基因延熟番茄,并结合杂种优势培育出品质好、常温贮藏期长达40~50天的“华番一号”耐贮藏转基因番茄。

  此外,在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预计未来具有抗干旱特性的转基因作物将对全球农业生产系统,特别是对干旱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发挥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其发展势头迅猛,且越来越强劲的势头。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另有32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产品进口或进行大田试验;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12种作物在内的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继续快速增长,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增长了79倍。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77%、棉花总面积的49%、玉米总面积的26%、油菜总面积的21%均为转基因品种。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金,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转基因作物育种推广应用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发展上所未见。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水资源紧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须要依靠科技创新与应用。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更需要开发和应用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基因等农业生物技术,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09年我国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颁发了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此举抢得了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的先机和技术制高点,对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