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二代高效植酸酶产品--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姚润丰)中国农业科学院10日宣布,由中国工程院范云六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在成功开发出第一代植酸酶产品的基础上,经过7年的科技攻关,利用玉米种子生物反应器成功培育出生产高活性植酸酶并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玉米,即第二代植酸酶产品。

    这项重大科技成果日前通过了农业部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担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个项目详实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学等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第二代植酸酶产品具备替代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功效。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开创了第二代低成本、环保、节能、高效植酸酶生产的新兴技术领域。

    据范云六院士介绍,植酸酶是一种性质优良的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把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中大量存在的植酸磷分解成无机磷,解决单胃动物缺乏植酸酶,无法有效利用饲料原料中含量丰富的植酸磷的问题,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磷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泄量。

    她还表示,该生产方式与利用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相比不需要厂房、发酵罐等专门的生产设备,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仅是玉米种子的田间生长过程,无需耗费其他能量,也不需再进行产后的提取和纯化,可节约大量能源。此外,酶能在种子中长期稳定保存,无需特殊的保存备件及考虑产品的剂型,易于长距离运输和普及推广。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介绍,这项成果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以玉米为载体生产植酸酶的需求量分别为0.5亿吨、0.75亿吨和0.85亿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分别是20亿元、30亿元和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