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运行办法
为切实保障所内大型仪器的共享共用,保证我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的稳定高效运行,基于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平台内涵
共享平台是公共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仪器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基本形式,是基于我所实际情况和运行需求建成的仪器共享、技术支持、数据存储与信息保障的服务系统。追求组织合理、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管理服务形式。
第二条 平台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共享平台实行“开放、共享、协作”的运行机制。围绕全面提升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以科研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等手段,建成应用技术和科研思路交流的平台。
(二)原则
1.把握增量,激活存量,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着重加强整合我所现有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资源,加强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装备资源共享办法和制度建设,挖掘潜能,根据功能平台需求,合理性规划并进行补充添置和建设;
2.以共享、服务为核心,逐步完善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设施共享运行机制,通过所内补贴和费用均摊两种方式,鼓励拥有大型公共仪器设备的研究室或课题组主动提供共享服务,对于协作共享服务好的研究室或课题组优先给予投入;通过优质服务,鼓励所外单位和个人使用现有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设施,推进平台良性运转。
第三条 平台要素及框架
(一) 仪器资源
共享平台主要对单台价值在20万元以上,或单台价值虽在20万元以下但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学仪器装备进行管理。
(二)支撑运行体系
1.管理体系共享平台主要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全所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进行系统管理,形成网上预约、关键仪器装备远程实验和数据传输、用户与专家和技术人员互动网络服务系统。包括:
共享平台门户网站:http://bricenter.caas.net.cn/,实现角色操作、信息交流、数据记录和输出、使用统计等功能;对平台用户实行实名赋权和责任追溯,自动记录并生成使用日志;上传并保存一年内的原始实验数据。
智能管理硬件:完成仪器激活和实验人身份认定等功能;服务器作为科学仪器资源信息数据库,用于web网站发布、信息交流和数据存储等。
2.规章制度体系:
形成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对平台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业务流程、运行办法等准确定义、解释和规定,保证共享平台优质运行。
3.专业技术服务体系:
虚拟整合现有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如以重点实验室、各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为依托,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由仪器管理员构成。对大型精密仪器,聘用专职技术服务人员作为仪器管理员;对其他大型或专用仪器,由现任仪器管理员兼职负责技术指导。
第四条 管理服务体系及其模式
共享平台在仪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共享平台职责
1.承担全所大型公共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推进工作,组织协调本所公用仪器、专业服务机构、试用资源等面向所内外科研人员提供服务;
2.受理社会单位参与协作共用申请;
3.负责大型公共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宣传;
4.组织开展分析测试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仪器管理委员会职责:指导平台管理员完成以下工作:
1.统筹协调全所大型公共仪器设备设施资源共享工作;
2.审定共享平台发展目标和模式;
3.审定共享平台规章、制度;
4.协调筹集资源共享专项资金;
5.监督资金投向和使用效果;
6.审定仪器和仪器管理员年度考核结果;
7.监督和指导平台管理员日常工作
(三)平台管理员职责
1.制订共享平台共享规章、制度;
2.制订共享平台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
3.制订专项资金预算和使用方案;
4.审定共享仪器名单;
5.审定协作共用仪器升级改造补助方案;
6.审定更新、添置大型公共仪器设备及补助方案;
7.负责共享平台及分平台的管理;
8.组织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
9.负责平台管理系统及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10.仪器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及其授权的其它有关事项。
(四)专家委员会职责
1.负责评估大型公共仪器性能指标和仪器服务技术水平;
2.考核和检查大型公用仪器服务质量;
3.对用财政资金添置重大科学仪器设施方案进行评议。
第五条 工作目标
(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学仪器共享系统;
(二)通过大型公共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和网络运行系统;
(三)建立大型公共仪器设备管理、监督、评价、激励和保障制度和共享运行机制;
(四)实现共享平台高效优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