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研究所标志
  英文版 邮箱
规章制度  
首页» 文件下载» 规章制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技贡献奖励办法
【发布时间:2016-06-15】【关注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科技贡献奖励办法

 

        为了更好地调动和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创新,多出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所科学技术水平,特对本所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取得突出贡献者实施奖励,现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奖励设置

第一条 科研立项奖励:包括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量及课题经费金额。

第二条 获奖成果奖励:包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以第一获奖单位为生物所,获奖人为本所职工为准。获奖署名有本所职工,署名单位有生物所的按照第一署名的10%奖励。同一获奖成果以奖项层级高者计算,不累计奖励。

第三条 认定成果与知识产权奖励:包括国审与省审农作物新品种、标准、专利、著作权、鉴定成果、安全证书等(详见附件)。以知识产权证书第一所有权单位为生物所,所有人为本所职工为准。排名第二及以后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第一单位和个人的30%奖励。

第四条 论文著作奖励:包括SCI/EI期刊论文、中文期刊论文(含《院选SCI、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期刊,专著、编著、译著。以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为生物所为准。署名单位有生物所的按照第一署名的10%奖励,本所职工参编著作的按照10%奖励。

第五条 咨询报告类奖励:包括中央常委级、副国级、省级批示,专家为参加各类请示撰写的按照10%奖励。同一请示以最高层级批示计算,不累计奖励。

第六条 成果经济效益与科技兴农奖励:包括科技产业开发、技术转让、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等三项(详见附件)。

第七条 人才培养奖励:包括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优秀硕、博士论文,优博计划等(详见附件)

第八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奖励:包括国际合作平台、人员交流、学术影响三方面,其中国际合作平台指科技合作协议等,以所层级负责实施、运行的不计入奖励;以研究室负责实施、运行的,奖励由研究室主任根据贡献大小分配;以课题组负责实施、运行的,奖励由课题组长根据贡献大小分配。人员交流、学术影响界定详见附件。

第九条 国内合作与交流奖励:包括受邀学术报告,客座教授,期刊、项目、论文等评审,邀请学术报告,国家、各部位政策咨询、举办培训班等。奖励原则与分配方法同第八条。

第二章  奖励标准

第十条 参照附件1科技贡献对应分值表,每1分奖励标准为1000元。

第十一条 各课题组可按照2000元乘以(1+得分总数)之积的标准自行酌情奖励。

第十二条 如获得国家级奖项、获得一类新兽药、在NATURE、CELL等院选SCI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获中央常委级批示等分值大于等于10分的可由所学术委员会讨论,另行奖励,奖励标准由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

第三章  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科研处每年12月办理本一年度科技贡献情况统计及奖励手续。凡符合本办法条件者,凭相关证明、材料电子扫描件按期提交统计,经科研处统计审核后从研究所自有资金支付发放。如有异议,可向科研处及时反馈,以便核查。

第十四条 科技贡献奖励奖金隶属研究室层面的由研究室主任根据本室科研人员贡献大小提出分配方案,隶属于课题组层面的由课题组长根据本组科研人员贡献大小提出分配方案。

第十五条 科技管理处按规定提出奖励方案,经所长批准,一次性发放。

第十六条 对虚报或剽窃他人成果者,要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同时收回奖金。情节恶劣者,将给予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 奖励发放时间为下一年度1至2月份。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科技管理处负责解释。

 

附件1:科技贡献对应分值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统计指标

分值

1.科研投入

1.1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

1

参与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

0.5

1.2科研经费

国家科技计划经费数(单位:千万元)

1

其他科研项目经费数(单位:千万元)

1

2.科研产出

2.1获奖成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0

国家级特等奖

50

国家自然科学、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

30/28/25

国家自然科学、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15

省部级特等奖

9

省部级一等奖

8

省部级二等奖

4

省部级三等奖

2

院特等奖

8

院一等奖

4

院二等奖

2

2.2认定成果

与知识产权

国审农作物新品种

2

省审农作物新品种

1

家畜新品种

20

家禽新品种

5

新农药

2

新肥料

1

一类新兽药

12

二类新兽药

5

三类新兽药

2

国家标准

1

行业标准

0.5

发明专利

1

其他专利

0.5

国际专利

2

获中国专利金奖专利

8

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专利

4

软件著作权

0.5

植物新品种权

1

鉴定(评价)成果

0.5

功能基因和新种质资源的利用(以签订正式合约作为审核标准)

0.5

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

1

转基因动物安全证书

20

转基因植物安全证书

2

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证书

1

农机新产品

1

国家保健食品批号

2

食品许可证

1

食品设备许可证

1

2.3论文著作

院选顶尖SCI核心期刊论文

10

院选SCI核心期刊发文数

2

其他SCI/EI期刊发文数

0.5

院选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

0.2

其他中文期刊发文数

0.1

专著

2

编著

1

译著

1

2.4咨询报告

中央常委级批示

10

副国级批示

6

省部级批示

3

3.成果转化

3.1成果经济效益

科技产业开发(单位:千万元)

3

技术转让(单位:千万元)

5

3.2科技兴农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1

4.人才建设

4.1人才培养

硕士研究生毕业数(含2年以上培养的客座研究生)

0.1

博士研究生毕业数(含2年以上培养的客座研究生)

0.2

院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0.2

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0.5

优博计划获得通过

1

国家/北京市优博论文

2

国外留学生毕业数

0.5

博士后出站数

0.5

3.国际合作

3.1国际合作平台

科技合作协议

0.5

3.2国际人员交流

派出、请进专家人数(3月以上)

1

派出、请进专家人数(3月以下)

0.1

3.3国际学术影响

参加政府代表团执行交流、磋商、谈判任务数

0.5

受邀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主题报告数

0.5

知名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机构兼职数

1

4.国内合作与交流

4.国内合作与交流

受邀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学术会议主题报告数

0.1

客座教授数

0.1

期刊、项目、论文等评审数

0.05

邀请来所做学术报告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数

0.1

国家、各部委政策咨询数

0.1

举办培训班期数(每期15人以上)

0.5

 

 

附件2:论文署名单位标注方法

 

中文名

英文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AAS/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Genomics(Beij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10号   京ICP备07026971号-4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旧版回顾